找到相关内容24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扎巴恩协与扎塘寺

    就是医者,艺高人胆大,得病后竟让他的学生给他穿刺治病,据说是学生不幸失手,致使他与世长辞。总之,他不拘一格,鲜明而突出的个性特征,富于热情和胆识,充满浪漫色彩和创造力的人格魅力,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...

    张亚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1469223.html
  • 往生路上的歌唱:净土宗的音乐与音乐哲学

    每梵音一吐,辙鸟马  悲鸣,行途住足”;释法朗“声韵谐畅,任纵而起”,“旁人观者,视听皆  失”;释慧念“少气调,殊有细美”;)。  各有个性制无定准,不拘一格的多样性。(释道朗捉调小缓;法忍好存击 ...

    听 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869612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2)

    以前,佛法是一味的,四圣谛或戒、定、慧,是平等发展的。到了佛陀入灭以后,由于弟子们的个性及其所处环境与时代背景的不同,而出现了偏重与偏轻的现象。  佛陀入灭之后,共有四次的结集大会。所谓结集,就是对于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769631.html
  • 塔尔寺羌姆舞蹈的结构和特征分析

    创造出既符合人物个性又取悦观众的审美效果,使这一舞段的气氛很活跃。可以说,动律急促,情节风趣,动作明快是托干舞的特色所在。其中的连续单腿跳跃和换脚跳转身动作,高低起伏的全蹲动作,弓身起落下蹲点棒动作,有...

    马·古兰丹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61669798.html
  • 中国现代文学的“因缘”因素:以张爱玲为例

    一因素是次要的、非决定性的。因为明清小说陪伴她成长,这对她创作个性的塑造、文化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。总之,与明清小说有密切关系的鸳鸯蝴蝶派、张爱玲,肯定能感受到明清小说中因缘的普遍性存在,这对他们的...

    陈绪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070084.html
  • “西游”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

    载玉万只”。如果仅从这些内容看,完全可以把穆王西征的探求目标锁定为获取大量的美玉。值得注意的是,古人对不同产地的玉料,有着非凡的鉴别能力。所以叙述者对每一地方的玉产,都会给予不同的名目,使之个性鲜明,...

    叶舒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25370145.html
  • 明朝艺术史之明代的绘画艺术(1)

    、山西新绛县东岳稷益庙、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、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壁画等。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,建于正统四年至八年(1439- 1445)。寺内正殿北壁有《帝释梵天图》,所画人物个性鲜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097021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一辑

    自己造成的。你只要看看自己的个性、脾气、欲望、说话的方式、思考的方式,和遇境的反应,就知道自己是谁了。  注意!果报不是专指世间的善恶报,它包括出世间的成就!  ※早上,收到龙树庇护中心送来的现场教学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170224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二辑(1)

    十分讲义气、十分热心,个性忠厚老实,的确可以和许多人成为知交。不过,从修行出世间的方面说,多年的修行几乎都在表相工夫上打转,无法达到真实的悟境,诚为可惜!原因是,看别人都不如自己,不知有三宝的恩德,没有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270225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二辑)

    项才干。  认为自己的个性外向或内向;有依赖性或独立性;喜爱热闹或孤僻。  这些观念都是偏执,不是正确的修行。   第53篇   修行人的心中不应有“被毁谤”或“被阻扰”。  因众生本来就是颠倒的,而...,还是无法让他发出一点来。  有慈悲心的人,应引导他修学智慧,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行菩萨道。  没有慈悲心的人,千万不可教他钻研什么大道理,以免造成他的狂妄自大。应提供一处可以行菩萨道,又适合其个性的生活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270237.html